[Case 2] 自創MAKER+創客課程 — 跳出書本,裝備處世軟實力

 

韓愈的〈師說〉中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不過,每一代學生所學的知識,以至是對人生的疑惑都會隨時代而改變,促使從事教育的工作者,都要不斷求變,迎合每一代的需要。而如何讓當下的莘莘學子將來學成畢業後,投身社會時能實踐所學,應對廿一世紀瞬息萬變的各項挑戰,自然是為人師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反思的問題。

抱着這個疑問、來自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的生物科老師黃佩珮,就在二○一七年進修期間接觸設計思維。她學會從觀察中思考問題,反思現有學制的不足,並運用創意自創「創客課程」,透過鼓勵學生應用設計思維,創作各類小發明解決學校和社區的問題,從中學習待人處世的態度和價值觀。「這些待人處世的軟實力,是現有學制教不到他們,學生卻坦言是最需要的,同時又是當下年輕一代應對未來挑戰必需具備的能力。」黃老師說。

課程至今已推行三年,對於將設計思維融入教學,黃老師有這樣的體會:「同學的創作過程,跟應用設計思維一樣,需要不斷來回反覆試驗,並沒有必定成功的方程式,過程中的失敗、觀察、溝通與嘗試,正正是當下的學生成長的養分,也是教育的本義。」


身為生物科科主任的黃佩珮老師,近年每星期上學最忙的並不是執教生物科,而是中一至中三同學必修的「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賽馬會MAKER+創新課程」(下稱「MAKER+課程」),當中所謂的「MAKER」,即近年流行用科技製作各類小發明的自造文化。過去三年,同學分組創作的「發明」多不勝數,有如沙灘輪椅、教師減壓零食機、VR虛擬跑步徑裝置、沖廁感應開門裝置等應有盡有。

黃佩珮(右一)與彭秋蓉(左二)、雷家明(右二)三位老師,自三年前一起推行創客課程,便跟同學一起動手動腦,目的只為啟發同學以人為本的思維,將來學有所用。

黃佩珮(右一)與彭秋蓉(左二)、雷家明(右二)三位老師,自三年前一起推行創客課程,便跟同學一起動手動腦,目的只為啟發同學以人為本的思維,將來學有所用。


「其實中學課餘有很多活動,例如野外定向、露營及各類興趣班等,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問題其實會不會出於這些活動不夠集中和具系統性呢?」


設計思維融入教學

學生的發明一籮籮,涉獵的範疇亦相當廣泛,包括木工、立體打印、程式編寫、物理、電子工程等跨學科技能和知識。「很多人會以為課程屬於結合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俗稱STEM的跨學科課程,但我們並非側重在教授科技應用及相關技能上,這些技能都是同學為了自己的發明,而在課餘自學的。」黃老師解釋。

同學的眾多發明中,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發明或創作背後都在回應一些他們觀察到的學校或社區問題,就如一八年,全級中二同學就分組,試為學校的校工、圖書館主任及電腦室分別創作能方便他們日常工作的木製工具車。「我叫學生先訪問用家,了解他們的工作及對工具車的期望和要求,之後嘗試製作紙版原型,再畫草圖不斷改良,製作成型後再交給用家試用,收集意見後再改良。」這個過程能引發同理心,讓同學了解持分者的需要,過程中更要不斷調試。這正正就是設計思維中的創新方法和元素,而之所以將設計思維融入課程,黃老師笑指當中亦有段古。

去年中二一組同學設計的圖書車,可四處走動,並且設有流動木級,既方便圖書館主任整理書籍,同時亦可展示圖書,設計方便同學捧書一讀。

反思學生的需要

「事源我在一七年請了十星期假,參加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計劃,計劃的課程要求參加的老師在期間思考一個可改善當下教育學制的創新計劃,並在學校實行。這就是MAKER+課程的源起,而在進修期間,我首次認識到何謂設計思維。」她憶述。

黃老師口中的「認識」,其實是一次切實的體驗過程,因課程的第一課正正就是訪問和觀察。「課程由教育燃新籌辦,頭四個星期,導師要求我們訪問學生究竟在他們眼中,求學的需要是甚麼。」而得來的答案,卻令她頗感失落。「很多同學說在課堂學到的東西都帶不走,而他們最想學到的是與人溝通、建立自信心、解難能力等可以幫他們求職的軟實力。有我教過的畢業生更坦言,在學校學的沒甚麼能實際應用在社會之上。」她一邊展示當時學生給她的答案,一邊續說。

同學的答案令黃老師恍然大悟,原來學生求學除了想為知識,更想為自己的未來鋪路,因而激發她思考如何從自身出發,改革現有學制。

同學的答案令黃老師恍然大悟,原來學生求學除了想為知識,更想為自己的未來鋪路,因而激發她思考如何從自身出發,改革現有學制。

透過以上的洞見,黃老師找出了問題所在,而根據英國設計委員會提出的設計思維「雙鑽石模型」,「探索」問題所在之後,下一步就要嘗試「定義」問題和「構想」可能的方案,「其實中學課餘有很多活動,例如野外定向、露營及各類興趣班等,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問題其實會不會出於這些活動不夠集中和具系統性呢?」

這個小假設,促使黃老師提出一個名為「S/ash」的校本計劃,嘗試重新整合現有的課餘活動,以回應學生的需要,「我找了坊間很多的活動機構,希望引入各類如山藝、急救等可考取認證的課程,讓學生有學習一技之長。」她解釋。

不過,設計思維提倡的以人為本,指的是要從所有持分者的需要和需求出發思考,而黃老師笑指計劃最後胎死腹中,原因正是她只着眼學生,而忽略了其他持分者的需要。「計劃要成事,需要很多老師的配合,但老師平日教學的工作量已很大,令計劃要實行起來很困難。」

突破思維擴散思考

黃老師這次的創新之旅,於是又回歸基本步。她再次構想其他可能的方案,但新出現的限制又卻難倒了她。「新方案既要回應學生的需要、學校的資源能夠配合、需要動員的教師資源又不能太多,思前想後也苦無出路,只能夠在自己的生物課推行一些小改革。」她嘆了口氣道。

黃老師笑指當時自己一下子鑽進了死胡同,而偏偏設計思維提倡的擴散性思考,就是要大家跳出固有的想像,發揮創意。而適逢黃老師參加的進修課程,邀請了社會創新機構Kennisland協助,安排了她到荷蘭和丹麥取經,並從丹麥的創新教師菲恩‧尼路臣(Finn Nilsen)身上悟出答案,「他跟我玩了個遊戲,先讓我看見他拋布偶,叫我蒙眼執起它,我做不到。之後,他叫我自己拋,再蒙眼執起,甚至在中途跳着舞打圈,我竟然都成功執起布偶。我悟出原來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學生自然會做得到,做得好。」這位丹麥老師教曉她的,其實是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提出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

於是,黃老師決定再次推倒重來,思考一個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從實踐中學習(Learning-by-doing),過程中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意、主動性、合作溝通能力、解難等軟實力的課程。「設計思維的創新過程正正就是一個從實踐中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掌握同理心及訪問觀察的技巧,需要與人溝通,並且面對失敗。」

MAKER+課程便因此而生,「名稱當中的+號,指的就是這些我希望同學能裝備的軟實力。」課程在一七年更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並獲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的校長支持,在中一每班撥出課時,將課程納入常規課堂,並讓黃老師與另外兩位老師雷家明及彭秋蓉,以及一名實驗室技術員組成團隊,小試牛刀開班。

MAKER+課程推行三年,同樣需要不斷的調試和改良,而三位老師每個星期都會開會討論,不斷調節課程內容。

MAKER+課程推行三年,同樣需要不斷的調試和改良,而三位老師每個星期都會開會討論,不斷調節課程內容。


「設計思維的創新過程正正就是一個從實踐中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掌握同理心及訪問觀察的技巧,需要與人溝通,並且面對失敗。」


體驗設計思維四元素

第一年執教MAKER+課程,黃老師的教學團隊要求學生要以人為本,先從校園和身邊的社區出發,觀察和尋找不足的地方,「我們先為中一、二同學安排一個兩、三堂的設計思維初體驗課程,透過讓同學扮演不同的殘障人士進行不同的任務,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同時思考如何利用發明解決殘障人士日常生活面對的問題,從而體驗本校推廣的設計思維Feel、Think、Do、Test的四個基本元素。」彭老師說。

短短的初體驗課程,老師讓同學透過體驗殘障人士的生活困難,學習同理心,同時激發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學習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受訪者提供)

短短的初體驗課程,老師讓同學透過體驗殘障人士的生活困難,學習同理心,同時激發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學習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受訪者提供)

同學初步了解設計思維後,老師便安排他們落場實戰,分組各自發掘學校及身處社區中,尚未被解決的問題,再嘗試透過訪問和觀察掌握問題的癥結,從中學習溝通、調試和失敗。「就如去年中二一組同學為學校工友設計清潔車,完成作品後同學對成品非常滿意,但當她們訪問工友的用後感,卻發現工友嫌清潔車的方型手柄用起來並不舒服,於是他們立即磨去角位。這個學習過程,我們希望同學學懂以人為本的精髓。」雷老師說。

鼓勵擁抱失敗

一七年課程初推行時,讀中一的英譯文,眼見婆婆不慎跌倒後引發了一系列的後遺症,令生活諸多不便,便打算跟蔡元培和張惠喬兩位組員一起,研發一枝會在倒地時發出聲響的「防跌拐杖」。

不過,英同學的構思其實並不創新,坊間早有類似的發明,而且已在市面有售,黃老師雖然知道,卻沒多發一言,只是從旁引導和觀察,「要同學從實踐中學習就不能事事給他們答案,更何況對做老師的我來說,同學能否成功發明這枝拐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中的體會。」她說。

結果,英同學一組在學期尾成功製作拐杖原型後,偶爾上網搜尋相關發明才得知「真相」,「那刻的打擊相當大,細想後決定放棄,第二年轉為研發可偵測身體傾斜和發出警報的防跌鞋。」張同學說。

不過,實踐起來時,同學才發現要將偵測和警報裝置放進鞋中原來並不簡單,更需要學習編程,蔡同學憶述:「我們於是一起上網自學,邊做邊試,但一年後只成功研發出偵測傾斜角度的裝置,但體積太大,放不進鞋裏。」換言之,發明只成功了一半。

今個學年開始,每組同學又要決定接下來的研習題目。在同學的題目簡介會上,黃老師反問這一組:「很多教授和嘉賓都到學校看過你們過去的兩個小發明,不約而同都問你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何老人家會跌倒 ?」

蔡元培(左起)、英譯文跟張惠喬同學三年前一心想解決老人家跌倒的問題,而發明防跌拐杖,研發過程卻屢經失敗,如今又再推倒重來,研發防止老人家上落巴士時跌倒的裝置,過程雖然轉折,但初心不變。

蔡元培(左起)、英譯文跟張惠喬同學三年前一心想解決老人家跌倒的問題,而發明防跌拐杖,研發過程卻屢經失敗,如今又再推倒重來,研發防止老人家上落巴士時跌倒的裝置,過程雖然轉折,但初心不變。

課程鼓勵同學反思所學,互相學習,三年間黃老師喜見英同學一組的成長,並且學會不放棄、反思、以人為本的精神。

課程鼓勵同學反思所學,互相學習,三年間黃老師喜見英同學一組的成長,並且學會不放棄、反思、以人為本的精神。

學習重新起步

這一問一言驚醒夢中人,英同學那刻才醒覺原來自己一直沒有訪問過老人家,了解他們經常跌倒的問題,令發明的方向無法回應他們的需要。「結果他走出課室,哭着對我說他很後悔沒一早訪問老人家,我說不緊要,現在做也可以。」說上這番話,黃老師憶起當初構思MAKER+課程,也是經過無數失敗、氣餒和調試,「如何重新起步正是同學要學習的地方。」

於是,這一組在黃老師的安排下,到老人中心一對一訪問數位老人家,回到課室再進行了一節的便條紙激盪(Post-it Storming),將訪問後的洞見和觀察都寫在便條紙,貼在白板上。「我們發現不少老人家原來都嫌拐杖很不方便,亦很怕上落巴士時跌倒。」張同學恍然大悟地說。

便條紙激盪是黃老師在課程中常用的發想工具,透過跟同學一起寫寫貼貼,激發另類的思維和想像。

便條紙激盪是黃老師在課程中常用的發想工具,透過跟同學一起寫寫貼貼,激發另類的思維和想像。

於是,他們一組決定重新起步,研究一個可防止老人家上落巴士時跌倒的小發明。「後來,我反問英同學,如今你的發明方向跟以前不同了,會不會感氣餒和失落,豈料他答不會,皆因他想幫婆婆的初心並沒有改變。」黃老師說。

課程經歷三年,黃老師笑指已感受到學生的轉變,「我邀請了很多教授、學者來跟同學了解手上的發明,有內向寡言的同學竟然主動跟外國人用英語介紹。午飯時間亦多了同學來找我,要求我開放課室給他們繼續研發小發明;甚至有同學不見了銀包,通宵用紙製作了一個真正符合他需要的銀包,第二日很雀躍地給我看,令我相當感動。」她笑說。

黃老師坦言,在構思課程及同學學習的過程,都需要來回反覆試驗,不斷改良,因此每個學年,她都會跟團隊反思不足,甚至邀請同學一起參與,收集他們對課程的意見,調節課程內容,期間亦令她對設計思維有更深的體會。「創新過程從來沒有終點,皆因我深信世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若不滿現在,就要迎合人的需要去改變,人類才會有將來,而設計思維可引導我們放開眼界,跳出固有的想法,幻想多一點。」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