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16] 人文元素融入房產營商理念 以企業社會責任 推動永續發展

 

一九七○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在《紐約時報》撰文,提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應在於增加利潤,一度掀起各界討論。霎眼五十多年過去,全球輾轉經歷了數次經濟衰退,貧富懸殊日益加劇,人類與科技急速發展同時衍生了不少環保、天然資源不足等的大難題。因此,近年愈來愈多聲音認為大企業在獲利之餘,也應在這些人類議題上扮演更正面和積極的領導角色。在這前題下,今時今日「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這六個字,理應被重新定義。

正因如此,自二○一八年起執掌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的蔡宏興(Donald Choi),於二○二○年藉集團成立六十周年,牽頭革新集團的營商理念及政策綱領,提出將設計思維的人本元素,注入企業的管理文化及業務之中。「與香港人一起共建宜居城市,是發展商不可迴避的責任,而在此之上,我更希望團隊能培養出一份人文觸覺,活用設計思維,一起反思如何將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的要素,納入業務發展的考量之中,讓華懋的永續發展對社區帶來正面的影響。」Donald 說 。

建築師出身的 Donald,近年積極將設計思維的人本精神注入華懋集團的企業文化之中,推動團隊從市民的需要出發,推動可持續發展。


談吐溫文儒雅、戴着粗框眼鏡的Donald,曾是英國建築師行Foster and Partners的董事,早年曾參與香港國際機場、紅磡火車站等的大型建築項目。繼二○二○年成為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後,Donald更於二○二一年當選為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揭着他的這份履歷,形容他是當今香港別具成就和影響力的建築師,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建築師出身的他過去二十多年,反而轉換跑道,投身房產發展業務管理,如今的他已是香港主要發展商華懋集團的掌舵人。「對我來說,建築師跟發展商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的使命都是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Donald說。

摒棄因循  人本精神注入企業文化  

心懷這份初心的他因此立志成為建築師,求學時代如願到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及盧德島設計學院攻讀建築,畢業後回流加拿大,在一間建築師樓工作,期間的一次經歷就讓他明白要實踐這份初心,絕對離不開「以人為本」這四個字。

「當時我有機會參與一九八六年在溫哥華舉行的世界運輸通訊博覽會,跟一班同事研究如何改善展場的環境。我們觀察後,發現會場的洗手間衞生情況不佳,間隔、用料、空氣對流等設計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令我明白建築設計不止關乎人的生活,更對人的健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建築師如何了解用家的需要和體驗,做到感同身受,則是建築設計的精髓,但背後沒有固定的方程式,我們需要先了解時代的需求和當下的營商環境,觀察人的需要在作何樣的轉變,才能構思最佳的創新方案。」Donald憶述。

所謂「最佳」的方案,Donald指利潤並非他衡量的唯一及最大標準,「作為大企業,賺取利潤以外我們更要放眼未來,關心人類的福祉,平衡業務對社會、文化和人類長遠發展等方面的影響 。」

「那次觀察令我明白建築設計不止關乎人的生活,更對人的生活健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何能感同身受,了解這些用家的需要和體驗,則是建築設計的精髓,而背後沒有固定的方程式,我們需要先感受時代的需求、營商環境,以及人的需要如何轉變,才思考最佳的創新方案。」

活化保育平衡發展  回應時代需要

一度關閉十八年、近年由市區重建局牽頭活化,並與華懋集團共同營運,於去年以全新面貌重開的中環街市,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環街市本身也經歷過四個階段的重建發展,以滿足不同年代中環居民的消費需求。回看以往數代的設計,都有不少體現了人本精神的創新元素。就如當時街市首次採用了中央垃圾槽設計,方便集中處理垃圾;每個檔口的設計布局都因應業務性質而有不同,如肉檔的檔口較大,亦設有一排掛勾;生果檔則設有層架等。因此,對於這次的活化項目,我認為在保育以外,亦應賦予中環街市一個當代功能,迎合這代港人需要,延續這地方的價值。」Donald說。

毋庸置疑,中環街市當年的平民經濟價值已隨中環發展成核心商業區而大減,而要探尋這座三級歷史建築的新功能和價值,則要回歸設計思維的基本步。「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訪問日常經過中環街市的人,了解他們對這地方重建後的想像,從而啟發我們思考:中環街市是否只能是個零售空間?」他續說。

至於負責探尋這問題答案的「考驗」,則落在建築師行Shadow Design的兩位合夥人陳健鏘(Cheong)及林浩賢(Benjamin)手中。「Donald提醒我們今日所做的事就是將來的歷史,而當中環街市的原有功能慢慢消失,我們便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設計和改變零售模式,為這地方尋求最能反映現代的功能,與市民一起締造歷史。」Benjamin說。

Shadow Design 的兩位建築師 Benjamin 及 Cheong 將地方營造的概念融入中環街市的活化項目之中,嘗試拉近人與這地方及周遭地方的連結,締造屬於這一代的集體回憶。

基於市民的意見,二人決定將近年興起的地方營造(Placemaking)概念融入整個活化項目之中,「有市民希望中環街市能廿四小時開放,甚至變成無邊界的空間。我們於是在二樓開放了一條廿四小時行人通道,同時將街市內的主要間隔打通,讓不同空間串連在一起,重現以往在街市購物的那種無邊界體驗。我們亦在各處放置了近百張椅子,把這裏變成一個公共空間,老人家會在這裏閒坐消磨時間、有人會在這裏闢一角辦公、情侶則會來影相打卡,而且不一定需要消費。」

經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採用了「無邊界」的概念,將公共、綠化、展覽及零售空間無縫結合,為市民帶來一體化的別緻體驗。

為古蹟賦予新價值  探尋另類功能

在二人的改造下,活化後的中環街市搖身變成了屬於港人的無邊界公共空間,而在這片公共空間之內,Donald則認為要在這個保育的過程中,探尋這地方的新功能與價值,「如今香港已高度發展,正在步入循環式的經濟,發展商需要因應時代轉變,活用舊有資源將社區不斷活化,而過程中亦要考慮保育的議題,平衡對環境及社會的利益。」

就此,Donald特意找來同為建築師的文創策展人葉長安(Alvin),與市區重建局及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共同合作,透過在中環街市內策劃不同的活動,嘗試尋找答案。「自二○二一年九月開幕起,我們辦了名為『設計中』的主題活動,包括在露天中庭位置放了一部大電視,每日輪流上映有關環保、設計思維、創科等主題的紀錄片,讓人隨意坐下觀看;舉辦有關STEAM的一系列創意工作坊,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在一樓舉辦有關創新設計的展覽,展出圍繞衣食住行的創新設計,以及舉辦初創市集,讓小企業以短期的日租形式擺賣自創的產品和服務,測試市場水溫。」Alvin介紹道。

透過舉辦「設計中」的一系列活動,Alvin期望能探尋中環街市作為古蹟及零售空間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Alvin指這一系列的活動,皆旨在讓中環街市回歸公共建築的本質,「就如以往的露天中庭位置本是街市的『後欄』,活化後我們將之變成了公共空間,透過放映活動賦予這個空間傳承文化與創新的意義。而創意設計展覽則是另一個結合空間的體驗,讓這地方不再只是一個講復古懷舊的零售地方,讓市民身處這歷史建築之中,對未來世界賦予新的想像。」

對於中環街市的社會及文藝價值,Alvin形容就如設計思維的創新過程一樣,需要從實踐中探索,而這些活動正是他的原型實驗。「這地方的價值和意義應由不同的持分者,包括市民大眾去定義,而他們參與活動的體驗和意見就能告訴我們,在當下這個時代,中環街市建築和空間的意義在哪。」他總結道。

原本用於擺放垃圾車的中庭位置,經活化後變成了公共空間,而去年的「創業中」特色市集亦在中庭位置舉行。

Alvin在中環街市一樓闢了一角,將之打造成展覽空間,而打響頭炮的則是名為「展覽中」的創新設計展,展出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各種創新產品和服務。

然而,社區保育與活化只是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小小一環,而對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大課題,Donald則認為與企業的永續發展息息相關。「當下人類面對很多挑戰,企業要永續發展少不免要應對這些課題,而作為大型發展商,我們很應該作牽頭的角色。」

對此,Donald指掌握人文觸覺與同理心,是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關鍵就在於如何將這份人本精神融入集團的文化和業務之中。因此,他在二○二○年華懋集團成立六十周年之際,牽頭革新集團的營商理念,其中他就提倡集團上下在思考業務發展時,要從社區持分者需要的角度出發。「我希望集團上下能在業務經營上,擁抱這份設計思維的精神,用心思考如何為人類帶來裨益。」

Donald以集團的核心房產業務為例,指集團早在二○一九年,已開始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合作,展開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嘗試為香港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探尋出路。「這合作可算是一個試點,讓集團上下感受人本精神的重要性。」

整個研究的第一步,是一趟了解銀齡人士住屋需要的探索過程。「我們先後邀請了二、三十位銀齡人士成為研究員,透過問卷及小組討論訪問華懋集團屋苑的五十歲以上住客的生活習慣、需要和困難,從中了解在樓宇建築和設計上可如何滿足他們的需要。」研究所的研究建築師高家揚(Rina)說 。

Rina認為,長者健康與社區及住宅環境設計息息相關,而研究所與華懋的合作則讓發展商團隊能藉此機會深入發掘當中的關係。

研究團隊其後將訪問所得整理,為華懋集團的其中一個住宅項目提供建築設計的建議。「有些長者表示因腿部肌肉退化,走路時腿難以抬高,變相會拖步,所以單位露台與室內之間的梯級採用了平整設計,同時亦保留了擋水的功能。此外,長者的視力亦會退化,所以單位內置了間接照明且可調色溫的燈槽,白天可調成白光,晚上則用黃光,配合他們的作息習慣。」Rina舉例說。

華懋集團在某個新興建的住宅項目中嘗試採納中大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的建議,如在單位廁所加入扶手、可趟動的廁櫃,並平整淋浴間的地台,方便輪椅出入。

她續指,這個住宅項目旨在推動推動「全齡」社區概念,即打造一個適合不同年齡層居住的社區,而當中就要活用設計擺脫樂齡設計予人的老套形象,同時關顧長者身體與精神健康的需要,「就好像露台上的扶手,我們建議用木紋扶手代替金屬,令設計增添大自然的觸感,希望能鼓勵他們多到露台走動。」

深入社區探索需求  推動社區發展

Donald認為集團要參與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便先要呼應時代和街坊的需要,而這些需求會隨年代不斷轉變,因此需求探索是一個循環不息的過程,同時是推動集團摒棄墨守成規的動力,「以一個商場為例,成功帶動人流和創造商機要用五年時間,而興建商場由構思到落成動輒花十年時間。換句話說,它的成功是建基於十多年前的思維。所以,我經常跟同事說,如果我們只懂複製別人以往的成功,卻期望能滿足未來的顧客和用家,那怎會是好事?」他反問道。

正因如此,Donald近年積極鼓勵團隊從同理心出發,重新探索港人的社區需要和生活需求,引領集團未來的業務發展,而荃灣則是集團的試點。其中,集團在二○二○年與Architecture Commons旗下的鄰里關係研究所合作,訓練荃灣街坊研究員及華懋員工,訪問區內不同的持分者,了解他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和意見,為集團的區內業務提供改善建議。「這班街坊都是社區的專家,我希望透過這種合作,讓他們與團隊一起共創,建立更好的社區。」他說。

 住在荃灣十多年的吳育詩(阿詩)便是四十多位參與的街坊研究員之一,「過去十多年見證荃灣變得很快,是新舊交替中的小社區,而不同街坊對這地方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們自前年起,便透過擺街站、舉行街邊投票和焦點小組等方式收集這些想法,探討這社區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結果我們發現很多老街坊都懷緬荃灣獨特的小店情懷,一些新搬進來的街坊則有興趣了解這社區的地方歷史和獨有文化。」阿詩說。

同為建築師的Eric指,從了解居民需要的角度出發去發展及活化社區,不止能提高社區的發展韌性,亦促進社區的鄰里關係。

早前,鄰里關係研究所在華懋集團旗下的 Piazza 廣場空間及荃灣區內不同的公共地方舉辦活動,供一班街坊玩樂之餘,藉此收集他們對這地的共同價值和需要。

Eric表示,樂見華懋積極考慮推行這些建議,「無論成功與否,至少我認為能探尋經濟發展與保育地方情懷之間,能讓這社區、發展商及街坊都得益的發展平衡點」。

回想 Donald 當初成為建築師的初心,毋非為人類建立更宜居的地市,而他當下帶領華懋團隊所做的,則是在從事建築設計以外,以另一方式實踐這份使命。

「建築就是要滿足人的需要,不斷追求更好的設計,背後體現的是設計思維不斷求變的精神。帶領華懋集團也同樣應不斷追求,止於至善,從關心人類需要出發。」

就如在這場新冠疫情下,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加強未來房屋項目的通風、衞生需求。未來,我希望我們的成功例子,能鼓動地產業界和建築師一起群策群力,打造更美好的社區。」這個宏大願景要實踐起來雖不容易,但任何創新也是如此,要成事總需要有人勇於踏出一步。」Donald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