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14] 社區設計動手做 共創「樂在製造」文化 發揚共創精神

 

設計是一門如何最適切地解決問題的學問,就如在《設計是甚麼?》一書中,美國設計之父保羅‧蘭德(Paul Rand)曾對學生說:「設計或創作過程往往從一個問題開始;一位設計師,正要處理跟尚待解決的問題之間,又或與客戶之間的衝突,設計也是如此。」換言之,設計既關乎如何解決問題,亦是關乎如何應對不同人需求和需要的一門學問,而對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設計師吳伯風(Paddy)和陳賓娜(Garfield)來說,這份對人的觸覺,更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二人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創作者,自二○一五年起相繼成立了軸物行者(Wheel Thing Makers),及專門策劃文創項目的樂在製造社區設計及研習所(Making on Loft),透過推動不同的社區設計項目,讓市民在公共政策設計的過程中表達意見,並藉此宣揚創客(Maker)文化,身體力行共創更美好的社區。「設計毋非為解決問題,而設計思維則是孕育改變的種子,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是設計師,只要從用家角度出發勇於嘗試,一起協作共創,將好的意念動手實踐,這顆種子就會破土發芽,慢慢長大,而這過程是充滿樂趣的。」Garfield 說 。


來到樂在製造位於土瓜灣一幢工廈的三千多平方呎工作室,長長一排擺滿書的書架上,正放着保羅‧蘭德與學生的經典語錄《設計是甚麼?》。「我跟Garfield 是中學同學,自小已立志成為設計師,多年來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樂在製造研究顧問 Paddy 說。

反思設計本義  拉近社區設計的鴻溝

這條問題的答案顯然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而 Paddy 就花了近十年時間探索箇中的奧妙,「大學讀設計,人人都說應做廣告及品牌設計,因為迴響可以很大,但我反而想做一些可以真正能長遠惠及大眾的設計,哪怕只是一個小公園內的一張椅子。於是,我畢業後去了一間專門為公園、街道等公共項目做設計的工程公司工作。不過,在那裏我從客人口中聽得最多的是諸如『別的部門要些甚麼設計』、『其他部門怎做就跟他們吧』一類的話,不禁都會反思,到底設計師的存在意義是甚麼。」他苦笑着憶述。

初踏職場那短短三年的體驗,讓 Paddy 深明設計不只關乎創意、意念和技巧,還需顧及社會、人際、制度等的外在因素,而這些因素往往主宰着設計的過程和結果。「許多公式化的產品和設計被指缺乏創意,很多時源於客人沒有思考自己和用家的需要,而當我選擇換位思考,嘗試了解這些公共項目決策者的價值觀和想法時,就會明白他們很多時只是不想添麻煩、怕出錯,所以我就轉為鼓勵他們嘗試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創新,可是成功的例子十中無一。」他續說。

由此可見,如何妥善平衡這些外在因素,以實踐最適切的創新方案,正是設計師的挑戰,而對 Paddy 來說,這亦是推動公共政策設計的一大困難,「之後七、八年,我在一間國際顧問公司工作,專責制定社區參與策略。」

「雖然近年設計思維的興起,告訴我們以人為本是設計趨勢,但在那個年頭做諮詢甚少會真正考慮用家需要,反而更多講的是數字上的評估分析,結果這些項目往往跟預期存在落差。」

Paddy 形容,很多社區項目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決策者與大眾之間就如相隔了一個大海,大家都聽不到各自的聲音,結果自然亦不如預期。「到底兩者之間缺少了些甚麼?當時我就開始思考,設計師可如何活用設計和設計思維的人本精神,拉近這段鴻溝。」說罷,身旁的 Garfield 即為他遞上一份由美國非牟利組織 The Center for Urban Pedagogy 製作的《Vendor Power!》的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正反兩面圖文並茂地將長達三十頁的紐約小販政策條例,以簡單的資訊圖,配以數種語言的簡單文字一一清楚地展示,「第一次看到時覺得很震撼。它活用了設計師運用視覺語言的能力,讓不同種族、文化、語言的大眾更容易理解艱澀難明的政策。」Paddy 攤開小冊子,指着印在一角的「Making Policy Public」續說:「活用設計讓政策公諸於眾,這也許就是我想找的答案 。」

流動載具巡迴社區  將政策公諸於眾

在 Paddy 還在探索設計如何推動社區創新的過程中,坊間亦正興起不少關於公共空間的討論,大眾亦開始勇於就社會議題發聲。「這彷彿在提醒我們,他們的聲音應被聽見。」而在一次機緣下,他跟 Garfield 分享自己在這十年間的反思。「當時我在文化藝術管理界別工作了多年,也在思考做設計師的初心和意義。而當時立體打印技術正興起,即使在家也可以做些小規模的生產,實踐想像中的設計。於是我們便一拍即合,決定運用我們身為設計師的技能,在社區推動一些小改變。」Garfield說。

二人首個合作的項目,是一個名為「土家社區達人」社區義工服務。當時,他們夥拍單車愛好者陳培基(Gary),一起將廢棄單車、嬰兒車及其他部件東拼西湊,改裝成一部流動展車,並設計了一些簡單的資訊圖,在區內巡迴展示土瓜灣的地區資訊。「透過活動,我們想試驗如何活用設計和視覺表達,將社區資訊帶給當區居民,從而帶動他們對這社區的討論。結果活動很成功,引來了很多街坊圍觀、討論和交流,也吸引了很多媒體報道。而當時我們就為這個團隊草草起了個名字叫『軸物行者』。」她續說。

當年,Paddy 與 Garfield 透過一架外表標奇立異的流動展車,成功引起一班土瓜灣街坊的關注,一起討論對這社區的觀感,二人亦因此踏上創客路,透過設計推動社區教育。

Paddy 形容,這部流動展車是二人小試牛刀實踐想法的原型,結果成功以標奇立異的外觀和形式進入社區,引起土瓜灣居民討論當區的議題。

「這種快速製作原型的能力,既是創客的特質,亦是設計思維的一大元素,既可讓設計師測試方案的可行性,亦可讓用家具體地了解設計的意念、目的和成果。」

「而結果告訴我們,即使是複雜的議題,只要活用設計和創客快速實踐的精神,往往能發掘出新的可能性。」

於是,在往後一、兩年,二人便嘗試以自製的流動載具和資訊板,將一些更複雜的公共政策議題帶到市民眼前,引起他們思考和討論。「就如政府早年推行的美食車政策,民間有讚有彈,而當我們回看香港的歷史,平民墟市其實是我們的集體回憶,當中有很多智慧。所以,我們就在二○一六年在油麻地協辦了中秋夜市活動,以廢棄物料製作了不同的平民美食車,重塑港人的集體回憶,同時展現基層的民間智慧,從而讓大家思考:美食車政策背後是否忽略了這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歷史和人文要素?如果在政策設計的過程中,決策者能站在市民角度換位思考,結果又會否不一樣?」Paddy 舉例說。

2016年,二人曾在油麻地街頭舉辦市集,擺攤展出具有不同用途的平民美食車,體現民間的設計智慧與生活和社區的密切關係。

除了探討美食車和墟市政策,他們亦在二○一七年與聖雅各福群會合作,在灣仔藍屋舉辦了一個名為「灣仔換(廢)物誌」的研究及展覽,讓市民重新定義現行環保回收政策的問題所在。「很多人只着眼在回收一環,但在整個生態鏈中,實質還有很多個環節,背後有很多的痛點尚未解決,就如源頭減廢、廢物徵費、生產者責任制等的課題,都跟環保回收政策息息相關。而我們則透過動手製作流動載具和簡單的資訊圖,推動社區對這議題的參與和討論。」他續說。

表揚民間設計智慧  喚起用手思考的力量

二人活用視覺語言和原型製作的能力,推動民間就不同社區政策的論述和思考,並回應他們起初對成為設計師的初心和本義的思考。然而,對Garfield來說,這些能力就與設計思維一樣,並非設計師獨有。「設計源自生活,我們相信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體現設計師的這些能力,問題只是很多人沒有將心中的想法實踐。我們成立樂在製造,就是想要喚起大家的設計本能。」

正因如此,二人在二○一九年跟大館文物事務部合作,策劃了名為「『圓動力』專題展覽」的活動,以設計思維的角度,推行有關中西區手推車的專題研究。「我們先帶研究員做了一系列田野考察,瞭解中西區手推車用家和店舖老闆如何使用手推車,觀察用家如何基於自己的需要改良這些原本一式一樣的手推車設計,就如送運石油氣的工人會在車前加上擋板、小販會加上層板等,這些都是經過人本思考的設計,背後充滿着民間的創客智慧。」Garfield 說。

Garfield 曾組織一班研究員,一起到中上環一帶,觀察和訪問當區的商販使用手推車的習慣,並寫下他們的觀察所得和洞見。

 除了在大館舉辦展覽展出這些民間改造的手推車,整個團隊還綜合了觀察和訪問所得,與 Gary 一起構思和製作了一部多用途手推車。他們設計的手推車,推桿可摺疊收起變成板車,車身亦可因應需要拉長,以迎合中西區不同人士的需要。「這顯然是設計思維的創作過程,過程中讓參加者明白將概念付諸實踐,其實並非想像中困難。」她續說。

Paddy 與 Garfield 將手推車研究所得轉化成不同的展品,在大館公開展出,藉此讓公眾學習欣賞民間設計的智慧。

除了進行研究考察和展覽策劃,整個團隊更合力研發出能迎合不同用家需要的多功能手推車,體現創客自造的力量。

為了宣揚創客自造的精神,近年他們亦在全港近一百間大、中、小學舉辦了數十場的電動車工作坊,嘗試在學界播下設計思維的種子。

「設計思維的創新過程中有一半關乎思考,一半關乎實踐,當中既講求同理心,亦講求一份勇於嘗試和面對失敗的心態。」

「我們就希望透過跟學生一起製作電動車,培養他們的創客能力和自信,將來應用在解決生活的問題之上。」

鼓勵同路人協作共創  實踐貢獻社會

 如今,Paddy 和 Garfield 皆已全職經營軸物行者及樂在製造,「軸物行者旨在以流動載具引起市民對公共議題的討論,同時培養下一代創客自造的能力;樂在製造則透過推動不同的文創項目,宣揚跨界共創和創客文化。」Garfield 解釋道。

二○二一年十一月,他們就與香港設計中心合作,於「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BODW CityProg)期間,舉辦以「出土文物──土瓜灣文化造物出沒」為主題的一連串導賞團、工作坊及分享會,帶領公眾參加者尋訪隱沒在土瓜灣鬧市和工廈的藝文組織和生產工業,以另類的角度了解這個社區的文化、歷史和故事,並專程編製了一幅土瓜灣的另類社區文化地圖,讓公眾按圖索驥,主動認識這些民間創客團體和小工業。「他們都是不同領域的創客,我們希望透過活動鼓勵公眾認識這些團體,讓他們認識到創客的自造力量如何營造我們的社區,推動持續發展。」Garfield 說。

在去年十一月,樂在製造夥拍香港設計中心舉辦「出土文物」活動,當中包括一系列的導賞及分享會,帶參加者發掘土瓜灣的文創團體,推廣文化藝術的歷史故事和痕跡。

除了導賞活動,樂在製造在「出土文物」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一系列的社區連結活動,當中包括開班製作社區主題的陶瓷碟,並計劃將參加者的作品公開展出,讓大眾重新認識自己身處的社區。

為了將創客文化推而廣之,Paddy 與 Garfield 還特意將工作室打造成一個推動跨界共同創作的空間,「設計思維推崇跨界共創,而我們就曾將工作室的部分空間分租給『草途木研社』、『Gaau1 up』、『知築常樂』等本地創客團體,讓這班年輕人可以一起協作成長,將各自的創客技能和想法交織碰撞,甚至一起構思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創客文化在社區萌芽。」Garfield說。

文化影像創作公司朝夕公園便是進駐工作室的文創團體之一,其負責人許智生(智生)就在早前的「出土文物」活動中,與樂在製造及電影文化中心的何爵天導演,合辦電影海報設計分享會,帶一班參加者探索土瓜灣社區與電影文化的關係。「土瓜灣曾是製片廠、拍攝器材公司等電影相關製作工業的所在地,而我就希望讓參加者一邊欣賞經典電影海報的設計,一邊了解這社區的文藝發展和歷史。」智生說 。

朝夕公園負責人許智生在去年的「出土文物」的活動中,跟樂在製造合辦電影海報設計分享會,他形容那次的經驗能讓參加者認識土瓜灣社區的文藝歷史及發展,同時了解當區的文創團體。

除此之外,智生跟 Garfield 同樣希望透過這類文藝賞析和導賞活動,讓不同的社區人士認識這班志同道合的土瓜灣文創團體。「我相信集合這股文創設計力量,可以造就更多推動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事發生。」Garfield 說。

正因如此,她形容工作室很多時都異常熱鬧,除了經常有大專實習生借用工場的設備動手創作,這些團體亦會不時與樂在製造合辦不同的公眾活動。「自製車軑盤栽、陶瓷碟、插花、社區導賞等甚麼類型的活動都有,目的是想吸引公眾聚在一起,體驗創客自造的過程和樂趣。除此之外,我們深信每個人都具備創客和設計思考家的實踐精神,所以我們還希望透過這些活動,感染參加者利用各自的才能,勇於踏出一步,為改善社區出一份力。」

由起初推動社區參與和公共政策設計,到宣揚創客文化,Garfield 形容軸物行者及樂在製造過去七年來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而期間則體現了設計思維的實踐精神與創客的自造力量,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設計思維不止是一種思維方式,更講求一股將想法付諸實踐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則推動我們不斷思考和發展,嘗試不同的項目,活用設計推動社會變得更好。未來我們或會有更多的新嘗試,但這份初心卻不會改變。」她總結道。